|
引用解释 亦作“ 双飞鷰 ”。 1.雌雄并飞的两只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居屋。” 宋 谢逸 《蝶恋花·春景》词:“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2.喻指信使。《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鷰。” 李周翰 注:“鷰春南飞,就暖巢於人家,故愿以书寄之。” 清 顾炎武 《寄刘处士大来》诗:“聊裁一幅书,去託双飞燕。” 3. 汉阳 的一种渡船。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汉阳 渡船最小,俗名双飞燕。一人而盪两桨,左右相交,力均势等,最捷而稳。” 读音:shuāng fēi yàn 首字母缩写:sfy 【用双飞燕造句】
1、隔帘微雨双飞燕,砌花零落红深浅。 【双飞燕开头的诗词】
【包含双飞燕的诗词】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腻红匀脸衬檀唇。 晚妆新。 暗伤春。 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 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 画堂深。 夜沈沈、谁道连理,能系得人心。 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