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fèi dì
繁体字:廢帝 英语:dethroned emperor 意思:(废帝,废帝)
1.废黜皇帝。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秋九月,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 ▶《宋书•前废帝纪》:“太宗与左右阮佃夫、王道隆、李道儿密结帝左右寿寂之、姜产之等十一人,谋共废帝。” 2.被废黜的皇帝。废帝之称始见于《宋书》。有在位时被废的,有死后被追废的。 ▶《宋书•前废帝纪》:“葬废帝 详细释义:1.废弃皇帝。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齐王芳纪:『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 2.被迫退位的皇帝。
造句:见《南史.宋纪中.前废帝》。宋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铸行。西魏废帝二年(553),属清流郡。7月1日,张勋拥清废帝溥
首字母缩写:fd
【拼音】fèidì
【用废帝造句】
1、前废帝狂悖无道,以太祖、世祖并第数居三以登极位,子勋次第既同,深构嫌隙,因何迈之谋,乃遣使赍药赐子勋死。
【包含废帝的诗词】
《半山寺有感》
一水波澄接御沟,近城宫柳弄春柔。 鸟衣巷里人何在,白鹭洲前水自流。 千古风流歌舞地,六朝兴废帝王州。 今番不负看山约,他日重来说旧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