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三首渔歌子反思

1. 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1.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这古诗词三首最简单的诗是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释】 ①子规——布谷鸟。

②才了——刚刚做完。 【译文】 一条小河中流淌在碧绿的山间, 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 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

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

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

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

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

“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麦花:荞麦花。

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③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

④蛱(jiá)蝶:蝴蝶。 [简析]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渔歌子①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

③ 青箬笠,④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 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

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

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号烟波钓徒。

著书亦名 《玄真子》。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 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 花鱼”、“桂鱼”。

④箬 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品评】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

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 峨天皇。

2.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有哪些

人教版:独坐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时田园杂兴【宋】·范大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23、古诗词三首1《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的作者都

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宋代诗人,分别是翁卷和范成大,都描写了初夏的景色.2《乡村四月》中的“四”指四月份,而“四时”指春夏秋冬.3“渔歌子”是词牌名,《渔歌子》是唐朝诗人张志和的作品,描写的是春季时节的景色.二、读课文,回答问题.1《渔歌子》中描写老翁悠闲垂钓的诗句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渔歌子》描写了秀丽水乡的景、物、事,从词中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可以看出时间是春季,地点是西塞山前.三、修辞方法我会填.1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比喻)2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比喻)3一条条运河,一片片低地,一群群骏马,构成了荷兰牧场自然、宁静的景色.(排比)四、课内语段阅读.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驱,汽车火车,都装载着一罐一罐的牛奶运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1按原文填空,并在空白处加上标点.2本段主要描写了荷兰牧场黄昏时的静和美的特点.3朗读时要采用_温和的语调,语速稍__慢_读出安谧、静美之感.五、课内语段阅读.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野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1默写古诗.2诗中描写了山、鸟、人、田等景物,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赞美与热爱,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3诗中才、又两个字表现了农民繁忙紧张的生活.。

4.渔歌子古诗全文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扩展资料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5.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910.net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910.net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910.net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

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plete=1&hl=zh-CN&newwindow=1&q=%E4%B9%A1%E6%9D%91%E5%9B%9B%E6%9C%88%EF%BC%8C%E5%9B%9B%E6%97%B6%E7%94%B0%E5%9B%AD%E6%9D%82%E5%85%B4%EF%BC%8C%E6%B8%94%E6%AD%8C%E5%AD%90%29%E6%95%99%E5%AD%A6%E8%AE%BE%E8%AE%A1&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

相关内容
热门内容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