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咏史》

蜀相犹雄懿已王,江东逮见魏先亡。
山旭更在江东后,如此三分未用伤。
作品赏析
这首诗名为《蜀相犹雄懿已王,江东逮见魏先亡。山旭更在江东后,如此三分未用伤》,以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对于三国时期历史事件的思考和感慨。下面我将从主题、意象、表达技巧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先,这首诗的主题聚焦于三国时期的蜀相和江东的兴亡交替。通过对比蜀相的雄伟和江东的衰落,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主题的选取,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其次,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来表达主题。诗人提到的“蜀相”和“江东”,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地域,分别代表了蜀汉和东吴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而“雄懿已王”、“山旭更在江东后”等词句,则形象地描绘了各自地域的辉煌和衰落,进一步增强了诗意的表达。 在表达技巧上,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蜀相和江东的兴亡交替进行对比,突出了历史变迁的主题。同时,诗人还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通过“三分未用伤”这一词句,暗示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对于未来的影响和示,进一步增强了诗意的深度和内涵。 最后,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于未来的忧虑。通过简短的诗句,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于历史的感慨和对于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理解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于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理解力。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诗意的内涵和深度,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创作背景
陈杰的《咏史》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唐朝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政局混乱,国力衰弱,藩镇割据,边患严重。而朝廷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以求和平息边境的纷争。然而,这种政策并未能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使边境各族人民遭受更多的痛苦。陈杰对此深感痛心,因此创作了《咏史》这首诗,以讽刺朝廷的短视和拙劣政策,表达了对国家衰败和民族苦难的忧愤之情。
相关诗词
  • 1
    [魏晋]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 2
    [魏晋]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对圭宁肯分。
    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 3
    [魏晋]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