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红林擒近·森木蝉初噪》

森木蝉初噪,淡烟梅半黄。
睡起傍檐隙,墙梢挂斜阳。
鱼跃浮萍破处,碎影颠倒垂杨。
晚庭谁与追凉。
清风散荷香。
望极霞散绮,坐待月侵廊。
调冰荐饮,全胜河朔飞觞。
渐参横斗转,怀人未寝,别来偏觉今夜长。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色和情感的诗。首先,诗人用一些细腻而生动的意象,如“森木蝉初噪,淡烟梅半黄”,来描绘出夏日的氛围。森木中的蝉鸣和淡烟中的梅黄,给人一种热烈而又宁静的感觉,展示了夏季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通过“睡起傍檐隙,墙梢挂斜阳”进一步描绘了夏日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然后又通过“鱼跃浮萍破处,碎影颠倒垂杨”的描绘,生动地表现出水面的生动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夏日景色的感受。 “晚庭谁与追凉,清风散荷香”则表现了夏夜的宁静与舒适。诗人在这里用“清风散荷香”来描绘出夏夜的凉爽与宁静,给人以清爽、宁静的感觉。 在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望极霞散绮,坐待月侵廊”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然后又通过“调冰荐饮,全胜河朔飞觞”来表现了夏日的饮品,给人以清爽的感觉。 最后,诗人通过“渐参横斗转,怀人未寝,别来偏觉今夜长”来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这里的“别来偏觉今夜长”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使得整首诗在描绘夏日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厚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的描绘和对远方人的思念,展现了夏日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袁去华的《红林擒近·森木蝉初噪》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袁去华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国家动荡,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因此,他的词作中常常表现出一种悲凉、忧郁的情感。 具体来说,这首词描写了夏日森林中的景象,蝉鸣声声,让人感到燥热难耐。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不安。同时,词中也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等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深沉、悲怆的艺术风格。 以上只是根据词作内容和作者生活背景进行的推测,具体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资料进行研究。
相关诗词
  • 1
    [宋]
    白虎岩前秋已阑,黑云疏雨洗林峦。
    铁花烟落石泉冷,羽井苔深霜月寒。
    隐浦疾帆风去饱,疏寮森木晓催丹。
    清斋不许盘餐入,辜负湖山冷淡看。
  • 2
    [宋]
    跨马绝风烟,夜与云俱宿。
    弹琴向窗间,微月挂森木。
    晓行岩上路,一溪缘净绿。
    路穷入其中,溪流贯山腹。
    岩开类天设,石乱疑鬼伏。
    水从何自来,乃尔莹心目。
    岩前野僧居,种桃满空谷。
    惜已过芳时,不见花芬馥。
    平生青霞志,耻受红尘辱。
    老我茅三间,兹山疑可卜。
  • 3
    [宋]
    蔓藤森木阅千龄,断壁嵌崖翠削成。
    安得抱琴来此宿,夜深随意写溪声。
    平生昼里看丘壑,便欲扶筇快赏心。
    真个溪山在亭外,老坡千古共知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