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江上理丝化,此日桐城喜见君。 造化由来穷我辈,俗儒安得与斯文。 人间腥腐荃俱化,圃化宽间菊自芬。 万里秋天愁不尽,取将风月与谁分。 |
| 这首诗的题目是《喜见君至》,作者在江上漂泊十年后,终于在桐城见到了君,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诗中描绘了造化对文人墨客的磨砺,以及文人墨客在俗儒面前的独立地位。诗人对人间世事的腐朽表示了愤慨,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却也流露出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君的思念之情,以及在万里秋天的愁绪中,希望能与君共享风月。 首联“十年江上理丝化,此日桐城喜见君”,诗人用“理丝化”这一生动的比喻,描述了自己在江上漂泊的十年生活。这十年中,他可能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最终他能在桐城见到君,内心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这一比喻也表达了诗人对君的期待和感激之情。 颔联“造化由来穷我辈,俗儒安得与斯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俗儒的蔑视。诗人认为,像他这样的文人墨客,应该得到自然的磨砺和文化的熏陶。而那些俗儒,却无法理解这种文化,也无法与文人墨客共享这种文化。 颈联“人间腥腐荃俱化,圃化宽间菊自芬”,诗人用“人间腥腐”和“圃化宽间”两个意象,表达了对人间世事的厌倦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菊自芬”也暗示了诗人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的追求。 尾联“万里秋天愁不尽,取将风月与谁分”,诗人用“愁不尽”表达了自己在万里秋天的愁绪,但同时也表达了希望能与君共享风月的愿望。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君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漂泊十年后见到君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然和文化、独立人格和自由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间世事的厌倦和对君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