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暮春》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作品赏析
这首诗《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是一首描绘春天将尽时,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深深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落花、柳绵、东风、斜阳和子规等,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 首句“芳事阑珊三月时”,诗人用“芳事阑珊”来描绘三月时节的景象,表达出春天的生机逐渐消退,繁华落尽的凄凉感。同时,“芳事”也暗指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回忆和留恋。 “春愁惟有落花知”,这句诗将诗人的情感形象化,落花象征着诗人的春愁,只有它静静地感知着春天的气息,见证着季节的更迭。落花无言,却是最真实的见证者。 “柳绵飘白东风老”,这句诗描绘了柳絮纷飞、白絮飘舞的景象,象征着春天的温柔和细腻。然而,“东风老”暗示着春天的离去,时光的流逝。 “一树斜阳叫子规”,最后一句中,“一树斜阳”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斜照的景象,而“子规”则是杜鹃鸟的别称,通常在暮色中啼叫,暗含着离别的哀愁。整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落日余晖,听着子规鸟的啼叫,心中涌起的无限愁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时光易逝、繁华易落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诗词
  • 1
    [唐]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 2
    [唐]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 3
    [明]
    霏霏小雨不沾衣,细逐斜风密又稀。
    好湿香尘粘柳絮,莫教零落送春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