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iāo yá
繁体字:焦芽 意思: 1.枯焦的幼芽。佛教喻不能萌生无上道心的人。 ▶南朝·梁·萧统《讲席将毕赋三十韵》:“八水润焦芽,三明启群目。” ▶隋炀帝《宝臺经藏愿文》:“所资甘雨,用沃焦芽。” 2.泛喻不堪造就者。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序》:“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于一途,使美厥灵根者,化为焦芽、绝港。” 解释:1.枯焦的幼芽。佛教喻不能萌生无上道心的人。
2.泛喻不堪造就者。
造句:」甚至诋毁为「焦芽败种」。幸以焦芽与沾甘露。如维摩诘经谓,二乘如焦芽败种,不能发无上道心。”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所资甘雨,用沃
首字母缩写:jy
【拼音】jiāoyá
【包含焦芽的诗词】
《乙酉元旦》
倍还春色渺无凭,乱里偏惊易岁勤。 一世老添非我独,百端忧集有谁分。 焦芽心境参摩诘,枯树生机感仲文。 豪气聊留供自暖,吴箫燕筑断知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