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iǎo sú
繁体字:矯俗 意思:(矫俗,矫俗)
1.矫正世俗。 ▶《后汉书•祭遵传》:“矫俗厉化,卓如日月。” ▶《南史•顾宪之传》:“庄周、澹臺,达生者也;王孙、士安,矫俗者也。吾进不及达,退无所矫。” ▶唐·司空图《丁巳元日》诗:“自乏匡时略,非沽矫俗名。” 2.谓故意违俗立异。 ▶清·昭槤《啸亭杂录•黄雅林》:“诗画仿郑板桥,有意矫俗 解释:1.矫正世俗。
2.谓故意违俗立异。 详细释义:1.矫正世俗。后汉书?卷二十?祭遵传:『矫俗厉化,卓如日月。』 2.故意立异违俗。老残游记?第六回:『你那串铃本可以不摇,何必矫俗到这个田地呢!』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js
【拼音】jiǎosú
【矫俗开头的诗词】
《阮咸》
矫俗竿悬犊与褌,几非人道谩夸论。 却于奇律通精妙,制作新书今尚存。
【包含矫俗的诗词】
《杂兴》
圣学律万世,玉振仍金声。 大贤务矫俗,始以和自名。 智者稽所终,流弊固难行。 求圆能舍规,鲁男乌可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