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京堂 意思:清代对某些高级官员的称唿。如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国子监及大理、太常、太僕、光禄、鸿胪等寺的长官,概称京堂。在官文书中称京卿,一般为三品、四品官。中叶以后,成为一种虚衔。 解释:1.清代对某些高级官员的称呼。如都察院﹑通政司﹑詹事府﹑国子监及大理﹑太常﹑太仆﹑光禄﹑鸿胪等寺的长官,概称京堂。在官文书中称京卿,一般为三品﹑四品官。中叶以后,成为一种虚衔。 详细释义:清代对某些高级官员的称呼。如都察院、通政司、国子监等的长官。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又过了几时,按察司升了京堂,把他带进京去。』 造句:引见后,奉旨以四品京堂候补。1903年获赏侍郎衔,三品京堂候补。随僧格林沁剿贼,赏四品京堂。洎入觐,诏以三品京堂候 首字母缩写:j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