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jiǔ qiū
繁体字:九丘 英语:Jiuqiu 意思: 1.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名。 ▶《左传•昭公十二年》:“楚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 ▶《<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若夫羽陵遗策,汲冢残书,倚相之《八索》《九丘》, 详细释义:1.古代的九座山丘,包括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见山海经?海内经。 2.书名。古代记载九州岛风物的志书。汉?孔安国?书经序:『九州岛之志,谓之九丘。』
造句: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五典》、《九丘》。八素(索)九丘(11),靡不昭达。九州之志,谓之九丘;
首字母缩写:jq
【拼音】jiǔqiū
【包含九丘的诗词】
《将次相州》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