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鞭牛

读音:biān niú

繁体字:鞭牛

意思:旧俗立春日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徵春耕开始,以示丰兆,谓之“鞭牛”。
  ▶唐·元稹《生春》诗之七:“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
  ▶宋·吴自牧《梦粱录•立春》:“前一日,临安府造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及驾临幸,内宫皆用五色丝彩杖鞭牛。”
  ▶清·顾禄《清嘉录•正月•打春》:“立春日,太守集府堂,鞭牛碎之,谓之打春。农民竞以麻麦米豆抛打春牛,里胥以春毬

详细释义:中国习俗在立春前一日,各地州县官府鞭打春牛迎春,以祈求丰收。唐?元稹?生春诗二十首之七:『鞭牛县门外,争土盖蚕丛。』亦称为『鞭春』?『打春』。

造句:敬请关注鞭牛士,关注网编访谈。鞭牛士在业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争抢谓之“鞭春”或“鞭牛”仪式。鞭牛士??第一网络编辑

首字母缩写:bn

【拼音】biānniú

【包含鞭牛的诗词】
《牧童》
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
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
上一篇
鞭墓
下一篇
鞭杠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