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ě chā
繁体字:可叉 意思:亦作“可擦”。 象声词。多形容打、砍、噼、折等声音。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摺:“举起我那板斧来,觑着脖子上可叉。” ▶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被我可叉一拳,丕的打倒在地。” ▶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摺:“唤他来可擦的一刀两段,便除了后来的祸患。” 解释:1.亦作"可擦"。
2.象声词。多形容打﹑砍﹑劈﹑折等声音。
造句:可叉手而成诗兮,算江夏应无双。》第二折:“举起我那板斧来,觑着脖子上可叉。”元无名氏《争报恩》楔子:“被我可叉一拳,丕的打倒在地。一般下部
首字母缩写:kc
【拼音】kěchā
【包含可叉的诗词】
《谢人见和前篇二首》
九陌凄风战齿牙,银杯逐马带随车。 也知不作坚牢玉,无奈能开顷刻花。 得酒强欢愁底事,闭门高卧定谁家。 台前日暖君须爱,冰下寒鱼渐可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