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è bāo
繁体字:剋剝 意思:(克剥,克剥)
1.克扣剥削。 ▶《水浒传》第一•五回:“那将士费了本钱,弄得权柄上手,恣意克剥军粮,杀良冒功,纵兵掳掠,骚扰地方。” 2.犹克薄。 ▶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卷下:“余谓此等语,皆克剥之辞,固不足道。”参见“克薄”。 解释:1.克扣剥削。
2.犹克薄。 详细释义:1.刻薄、苛刻。后汉书?卷十六?寇恂传:『严文克剥,痛于霜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老孙自归佛果,保唐师父,一路上也捉了几个妖精,不似这厮克剥。』亦作『刻剥』。 2.剥削榨取。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徐老仆义愤成家:『这银两定然是老官儿存日,三兄弟克剥下来的,今日方?出豁。』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故此随你克剥,只是行得去的。』亦作『刻剥』。
造句:
首字母缩写:kb
【拼音】kèbā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