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ǒu shēng
繁体字:口聲 意思:(口声,口声)
1.犹开口。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摺:“又不曾麻搥下脑箍,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 2.语气,口气。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见口声来得不好,老大惊讶。” 3.指口音。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妻子﹞又换了一个口声,道:‘我乃陈妾丁氏,大娘死与我何干?’”参 解释:1.犹开口。
2.语气,口气。
3.指口音。
4.议论。
造句:他口口声声表白不知道这件事。他口口声声支持女权主义,但全部家务仍然是妻子的事。他口口声声说他一定帮忙,然而事到临头他什么也不帮。随你便吧,口
首字母缩写:ks
【拼音】kǒushēng
【包含口声的诗词】
《方兴化挽词》
庙乏著靴鬼,梦中言更明。 起家尤感励,为吏极廉平。 荐口声名重,朝行去就轻。 奏篇真确论,何日遂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