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ǒu jìn
繁体字:口噤 英语:lockjaw 意思:口紧闭。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 ▶唐·杜甫《后苦寒行》之一:“玄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明·李贽《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刘禅之病,牙关紧闭,口噤不开,无所用药者也。” 解释:1.口紧闭。 详细释义:口紧闭。唐?杜甫?后苦寒诗二首之一:『元猿口噤不能啸,白鹄翅垂眼流血。』
造句:(筋急口噤,身如角弓反张)。主治:口眼?斜、牙痛、口噤。性能伤胃,?服多致口噤不食。5、中风寒痹,口噤,不各人事。
首字母缩写:kj
【拼音】kǒujìn
【包含口噤的诗词】
《西江月·浩浩弥天匝地》
浩浩弥天匝地,冥冥贯石穿金。 千形万状内浮沉。 往古来今只恁。 搏块当空未见,遗珠罔象能寻。 无生一曲少知音。 唱出诸方口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