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òu nán
繁体字:寇難 意思:(寇难,寇难) 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荀子•天论》:“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夫是之谓人祅。”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昔献帝东迁,逼以寇难。”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 ▶宋·曾巩《瀛州兴造记》:“今瀛地震之所摧败, 解释:1.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造句:然穷寇难量,还营愿从它道矣。又从高祖平寇难,破周文帝。十二月庚午,以寇难初平,大赦。铭书曰:‘朕遭罹寇难,播越梁岷
首字母缩写:kn
【拼音】kòunán
【包含寇难的诗词】
《绍定庚寅纪事》
稻粱平地寇难防,到处搬为塞上粮。 路险林深多脱谷,东风绿偃满山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