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款伏

读音:kuǎn fú

繁体字:款伏

意思:亦作“款服”。
 
 1.诚心归附。
  ▶《魏书•神元帝纪》:“始祖召杀之,尽并其众,诸部大人,悉皆款服。”
  ▶《旧唐书•任瑰传》:“瑰在冯翊积年,人情谙练,愿为一介之使,衔命之关,同州已东,必当款伏。”
  ▶宋·陆游《上殿札子》:“范仲淹气压灵夏,故西讨而元昊款伏。”
 
 2.服罪;招认。
  ▶《南史•范晔传》:“徐湛之

解释:1.亦作"歟服"。亦作"款服"。 2.诚心归附。 3.服罪;招认。

造句:若此命不易,则狂贼自然款伏。金史海陵使宰相问裕,裕即款伏。忱验问,知其诈,熙乃款伏。’兴惶恐叩头,咸即款伏。

首字母缩写:kf

【拼音】kuǎn

上一篇
款谈
下一篇
款目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