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kuāng jì
繁体字:匡濟 英语:save 意思:(匡济,匡济) 匡正救助。 ▶汉·王充《论衡•对作》:“圣人作经艺者(着)传记,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 ▶《三国志•魏志•贾诩传》:“乃更拜诩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 ▶唐·罗隐《淮南送卢端公归臺》诗:“道从上国曾匡济,才向牢盆始重难。”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杨老头子来讨帐,住在庙里,獃头獃脑,口里说甚么天文地理,经纶匡济的混话 详细释义:匡助救济。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赵俨传:『太祖始迎献帝都许,俨谓钦曰:「曹镇东应期命世,必能匡济华夏,吾知归矣。」』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姓杨的杨老头子来讨帐,住在庙里,呆头呆脑,口里说甚么天文地理、经纶匡济的混话。』
造句:长而才略过人,常存匡济之怀。虽有匡济之诚,实乏经纶之策。其才则盘根错节,匡济鸿猷。'我是匡济世,比较文学家。
首字母缩写:kj
【拼音】kuāngjì
【用匡济造句】
1、人生处世,当匡济艰危,以吐抱负,宁能米柴琐屑终身乎?
【匡济开头的诗词】
《海畔秋思》
匡济难道合,去留随兴牵。 偶为谢客事,不顾平子田。 魏阙贲翘楚,此身长弃捐。 箕裘空在念,咄咄谁推贤。 无用即明代,养痾仍壮年。 日夕望佳期,帝乡路几千。 秋风晨夜起,零落愁芳荃。
【包含匡济的诗词】
《戍山晚行》
羸马鞭不行,落日下孤戍。 旅店隔前村,欲往未能住。 少年事咿唔,老为微录误。 匡济谢菲才,驰驱失故步。 一笑拥八驺,不疗烟霞痼。 猿鹤惊且恐,吟断北山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