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uāng rén
繁体字:匡人 意思: 1.周代官名。职掌巡行邦国,宣告法令和纠察邦治之官。 ▶《周礼•夏官•匡人》:“匡人掌达法则,匡邦国而观其慝,使无敢反侧,以听王命。” 2.春秋·卫国·匡地的人。 ▶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匡地。因匡人曾受鲁国·阳货的杀掳,而孔子的相貌又像阳货,故遭到匡人的围攻。 ▶《论语•子罕》:“子畏于匡,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解释:1.周代官名。职掌巡行邦国,宣告法令和纠察邦治之官。
2.春秋卫国匡地的人。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匡地。因匡人曾受鲁国阳货的杀掳,而孔子的相貌又象阳货,故遭到匡人的围攻。
造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侠士匡人忧将李又仙救出火坑。群答曰:“群非孔子,厄同匡人。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首字母缩写:kr
【拼音】kuāngrén
【匡人开头的诗词】
《匡人一首》
匡人不识夫子,往往发其笥中。 但有深衣古履,元无宝玉大弓。
【包含匡人的诗词】
《伏虎坛》
顗公天人师,猛虎屡欲瞋。 形体掘槁木,鸷心化为仁。 猥厕龙象侧,而作猫犬驯。 砺齿怖天魔,掉尾迎山君。 西伯困羑里,仲尼畏匡人。 人心害贤圣,宁与猛虎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