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uáng diān
繁体字:狂顛 意思:(狂颠,狂颠) 癫狂。形容举止放荡无节制。 ▶唐·张籍《罗道士》诗:“闻客语声知贵贱,持花歌咏似狂颠。” ▶宋·辛弃疾《唐河传•效花间体》词:“折花去,岸上谁家女,太狂颠。” ▶元·杨讷《西游记》第四本第十六齣:“跟后趋前,莫生狂颠。” ▶清·蒲松龄《杜子美》诗:“虽固旷达无边幅,毋乃恣肆近狂颠?”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kd
【拼音】kuángdiān
【包含狂颠的诗词】
《答陈公美四首》
仲尼为群婢,一走十四年。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诸田。 顾彼二夫子,岂其陷狂颠。 出处固无定,不失称圣贤。 彼亦诚自信,谁能恤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