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uáng zéi
繁体字:狂賊 意思:(狂贼,狂贼) 猖狂的寇盗;疯狂的贼人。 ▶南朝·梁·江淹《为萧骠骑庆平贼表》:“狂贼沈攸之,弃天犯纪,毁礼灭纬。”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臣伏见六月八日敕,以狂贼伤害宰臣,擒捕未获,陛下悲伤。” ▶宋·司马光《上庞副枢论贝州事宜书》:“狂贼自知罪恶无状,降首无繇,独守穷城,势不支久。” 解释:1.猖狂的寇盗;疯狂的贼人。 详细释义:猖狂的贼徒。南朝梁?江淹?萧骠骑庆平贼表:『狂贼沉攸之,弃天犯纪,毁礼灭纬。』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关公大笑曰:「无知狂贼!汝既从张角为盗,亦知刘、关、张兄弟三人名字否?」』
造句:若此命不易,则狂贼自然款伏。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目呼狂贼。秀实夺笏击狂贼,贼头破裂直流血。隋末荒乱,狂贼朱粲起于
首字母缩写:kz
【拼音】kuángzéi
【包含狂贼的诗词】
《苦战行》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