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kuì chǐ
繁体字:愧恥 意思:(愧耻,愧耻) 羞耻。 ▶《书•说命下》:“其心愧耻,若挞于市。” ▶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足下之能,足以自奋,愈之所有,如前所陈,是以临事愧耻而不敢答也。” ▶宋·苏辙《<孟子>解》:“人之为不善也皆有愧耻不安之心。”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惩淫》:“顷刻心下清醒,愧耻无以自容。” 解释:1.羞耻。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kc
【拼音】kuìchǐ
【包含愧耻的诗词】
《和陶渊明饮酒诗》
昔人揣才力,宁隐不愿仕。 仕者要及物,隐者止为己。 禄丰责已重,外劳中愧耻。 何如未仕时,优游安井里。 吾观隐者传,沉湎亦见纪。 而於公卿辈,小累讥不止。 布衣有真乐,势位何足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