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lǎng rán
繁体字:朗然 意思: 1.光明貌。 ▶《初学记》卷十九引《卫玠别传》:“昨与吾外甥并坐,炯然若明珠之在我侧,朗然来映人。” ▶《隋书•天文志上》:“月盛之时,虽有重云蔽之,不见月体,而夕犹朗然,是月光犹从云中而照外也。” 2.清澈貌;明白貌。 ▶《吕氏春秋•士容》:“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其状朗然不儇,若失其一。” ▶陈奇猷校释:“ 解释:1.光明貌。
2.亦作"杍然"。清澈貌;明白貌。
3.疏朗貌。
4.形容声音响亮。
造句:炯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耳。“达磨达蒙祖开悟,心地朗然。妄念既除、则心自朗然无所不照。达磨达蒙祖开悟,心地朗然。
首字母缩写:lr
【拼音】lǎngrán
【用朗然造句】
1、秋冬来时,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周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
【包含朗然的诗词】
《临江仙·腊月正当三十夜》
腊月正当三十夜,几人到此惺惺。 一轮明月本圆明。 朗然无挂碍,何用问前程。 况有长生真秘,岁华虽换休惊。 但将歌酒乐升平。 尘缘如未了,明日贺新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