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俚人 意思: 解释:1.粗俗之人。 2.古代对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泛称。又称俚子。 详细释义:1.粗俗的人。文选?王舀B四子讲德论:『俚人不识,寡见?闻。』 造句:俚人还盛行“不落夫家”婚俗。从此,“俚人始相率受约束”。(今高州)管辖,为俚人居地。其根多白汁,俚人呼为羊婆奶。 首字母缩写:lr 【包含俚人的诗词】
《竹枝歌》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 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 连春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 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 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 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 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上山采薪多荆棘,负水入溪波浪黑。 天寒斫木手如龟,水重还家足无力。 山深瘴暖霜露乾,夜长无衣犹苦寒。 平生有似麋与鹿,一旦白发已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