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liáo yān
繁体字:燎煙 意思:(燎烟,燎烟) I 谓烧为烟烬。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伊·洛既燎烟,函·崤没无像。” II 燔燎祭天的烟缕。 ▶《东观汉记•丁鸿传》:“柴祭之日,白气上升,与燎烟合。” ▶宋·苏辙《郊祀庆成》诗:“荐洁求阴燧,驰诚寄燎烟。” 解释:1.谓烧为烟烬。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ly
【拼音】liáoyān
【包含燎烟的诗词】
《孟春奉陪庙享纪事而作》
祠殿森严楯陛重,雍歌初彻燎烟浓。 虞周典礼千年合,文武衣冠百辟从。 日影渐移高阁漏,露华犹拂御街松。 却瞻天仗东风里,冉冉霓旌导六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