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liú jīng
繁体字:旒旌 意思:亦作“旒旍”。 1.有垂旒的旌旗。 ▶《文选•宋玉<高唐赋>》:“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 ▶李善注:“旒旌,谓建太常十二旒。” 2.指铭旌。 ▶《文选•曹植<王仲宣诔序>》“何用诔德,表之素旗”李善注引汉·扬雄《元后诔》:“着德太常,注诸旒旍。” ▶《文选•颜延之<拜陵庙作>诗》:“万纪载弦吹,千载 解释:1.亦作"旒旍"。
2.有垂旒的旌旗。
3.指铭旌。
造句:但见:高碑矗立,高杆旒旌。”李善注:“旒旌,谓建太常十二旒。王乃乘玉舆,驷仓螭,垂旒旌;旆合谐。”吕延济注:“有功者铭书於旒
首字母缩写:lj
【拼音】liúj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