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lóng lǐ
繁体字:隆禮 意思:(隆礼,隆礼)
1.尊崇礼法。 ▶《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郑玄注:“隆礼,谓盛行礼也。” ▶孔颖达疏:“隆,盛也……若君子能隆盛行礼,则可谓有道之士也;反此,则为无知之民。” ▶《荀子•议兵》:“隆礼贵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章炳麟《检论•订孔下》 解释:1.尊崇礼法。
2.以隆重的礼节相待。
造句:摘要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从性恶论出发,创立了“隆礼重法”的德法并举的治国思想。他以性恶论为基础,大力倡导“隆礼” 、 “谨分” 、 “尊君”对“分”的权威性及其与“群” 、 “德”住范畴的关系给以充分的论证,从“自律”和“法治”和“尊君”三个方面保证“
首字母缩写:ll
【拼音】lónglǐ
【包含隆礼的诗词】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
德名三后并,母道两朝尊。 勇决高千古,危疑定一言。 先期还政事,隆礼改山园。 哀挽西郊道,云愁昼亦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