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lóng luán
繁体字:龍鸞 意思:(龙鸾,龙鸾)
1.龙与凤。亦喻贤士。 ▶三国·魏·曹植《九愁赋》:“感龙鸾而匿迹,如吾身之不留。” ▶南朝·宋·颜延之《吊屈原文》:“身绝郢阙,迹遍湘干。比物荃荪,连类龙鸾。” ▶宋·苏轼《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鹿门上冢回,床下拜龙鸾。” 2.喻华美的文章。语本《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摛藻下笔,鸾龙之文奋矣
造句:感龙鸾已蠓虫,泣前路亦茫然。云:“龙鸾驾射,发乎天象。,?然而龙鸾翔,鬯然而兰苕发。缠凤雀,魏钗压鬓卸龙鸾。
首字母缩写:ll
【拼音】lóngluán
【龙鸾开头的诗词】
《次前韵》
龙鸾仅比闽团酽,盐酪应嫌北俗粗。 采愧吴僧身似腊,点须越女手如酥。 舌根遗味轻篙,腋下清风稍袭肤。 七碗未容留客试,瓶中数问有余无。
【包含龙鸾的诗词】
《送薛鹤齐真人代祀天妃还京》
蓬莱宫里上卿班,代祀天妃隔岁还。 日绕五文皆御气,海浮一发是成山。 风霆夜护龙鸾节,云雾朝披玉雪颜。 圣渥既隆玄化盛,转输应尽入秦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