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luó zú
繁体字:邏卒 英语:soldiers on patrol; patrolmen 意思:(逻卒,逻卒) 亦作“逻倅”。 巡逻的士兵。 ▶《新唐书•温庭筠传》:“丐钱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 ▶宋·洪迈《夷坚支志景•王武功妻》:“久而稍听其出入,遂伺隙告逻卒,执僧到官,伏其辜。” ▶清·顾炎武《河上作》诗:“今年暂寝兵,逻卒犹讥诃,手持一尺符,予钱方得过。” ▶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半夜敲门不喫惊,始 解释:1.亦作"逻倅"。
2.巡逻的士兵。 详细释义:卫戍巡察的警备人员。新唐书?卷九十一?温大雅传:『丐钱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诉于?。』
造句:成祖入,逾城走,为逻卒所执。?诗等一百馀人,为逻卒所获。?敌锦州,斩逻卒八,得马十二。所遣逻卒,指为间谍而杀之。
首字母缩写:lz
【拼音】luózú
【逻卒开头的诗词】
《秋斋杂赋(五首)》
逻卒去不返,行人愁未回。 正须犀作甲,毋用玉为杯。 清泪寻常落,丹心早晚灰。 交仍期管鲍,书或似邹枚。
【包含逻卒的诗词】
《送黄仲逊之安平镇巡检》
闻说安平镇,荆湖当要关。 潇湘合二水,衡霍拱千山。 地僻居民少,时清逻卒闲。 遥知到官后,多在醉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