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糜子

读音:méi zǐ

繁体字:糜子

英语:glutinous millet

意思:穄子。黍之不黏者。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蔬谷•黍》:“黍有二种:黏者为秫,可以酿酒;不黏者黍。今关西总谓之糜子,黏者曰黏糜子,不黏者为饭糜子。”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一部四:“二道糜子碾三遍,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
  ▶周立波《牛》:“﹝张启南﹞有两个女娃娃……还有一个六岁的,是他在过去的饥饿的日子,用一斗,也许是两斗糜子,和人家交换得来的。”
-

解释:1.穄子。黍之不黏者。

详细释义:泛指黍颜性不黏。

造句:小宗粮豆作物通常被称为小杂粮,主要包括荞麦(甜荞和苦荞) 、燕麦、糜子、青稞、绿豆、小豆、豌豆、蚕豆、芸豆、豇豆、小扁豆、黑豆等。

首字母缩写:mz

【拼音】méi

【用糜子造句】

1、 研究认为,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延缓叶片衰老,对促进糜子籽粒充实,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上一篇
眉势
下一篇
眉面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