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í mèn
繁体字:迷悶 意思:(迷闷,迷闷)
1.昏迷;神志不清。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溱水》:“室前盘石上,行罗十瓮,中悉是饼银。采伐遇之,不得取。取必迷闷。” ▶《北齐书•儒林传•权会》:“会亦不觉堕驴,因尔迷闷,至明始觉。” ▶唐·牛僧孺《玄怪录•齐推女》:“李氏妻如空中坠地,初甚迷闷。”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今夜旅舍,误同念秧者宿,惊 解释:1.昏迷;神志不清。
2.迷茫,难以辨清。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mm
【拼音】mímèn
【包含迷闷的诗词】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 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渠不知此机,故自认愆尤。 此但可哀怜,劝令真正修。 岂可自迷闷,与渠作冤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