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ǐ zéi
繁体字:米賊 意思:(米贼,米贼) 旧时对五斗米道的贬称。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张鲁﹞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 ▶晋·常璩《华阳国志•汉中志》:“鲁遂有汉中,数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 ▶《三国演义》第五九回:“其祖张陵在西川·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人,人皆敬之。 ▶陵死之后,其子张衡行之。 解释:1.旧时对五斗米道的贬称。
造句:数害汉使,焉上书言“米贼断道”。受其道者辄出米五斗,故谓之“米贼”。百姓但有学道者,助米五斗,世号‘米贼’。受其道的出五斗米,当时被官方称为「
首字母缩写:mz
【拼音】mǐzéi
【包含米贼的诗词】
《仲夏书事十首》
细酌浮菖酒,閒吟树蕙文。 卖符羞米贼,采药按桐君。 壬日近海溽,午风生草薰。 湖航三纪梦,荷盖石榴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