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iǎn zhòu
繁体字:免胄 意思: 1.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国语•周语中》:“左右皆免胄而下拜,超乘者三百乘。” ▶韦昭注:“免,脱也。脱胄而下敬天王也。” ▶唐玄宗《饯王晙巡边》诗:“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余。” ▶宋·王安石《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次其韵》:“城门免胄经相识,异地归元不忍看。” 解释:1.脱下头盔。古代将士的行礼方式。
2.指决死。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免胄入狄师﹐死焉。"
造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玄礼等乃免胄释甲,顿首请罪。”马芳闻言立刻“免胄示之”。”乃免胄下马,据胡床处分。
首字母缩写:mz
【拼音】miǎnzhòu
【包含免胄的诗词】
《命里》
熊罴十万建行台,单骑谁教免胄来。 一日捉将沙漠去,遭逢碧眼老回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