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ín shè
繁体字:民社 意思: 1.民间祭祀土神。 ▶《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择元日,命民社。” ▶郑玄注:“社,后土也。使民祀焉。” 2.指人民和社稷。 ▶宋·苏轼《贺时宰启》:“民社非轻,犹承宣而惴惴。天渊靡外,亦戾跃以欣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夏》:“蕞尔一邑,何能养如许驺从?履任,则一方涂炭矣!不可使殃民社,可即旋归,勿前 解释:1.民间祭祀土神。
2.指人民和社稷。
3.引申指民间。
4.指州﹑县等地方。亦借指地方长官。
5.古代民间自行结集的团体。 6.民国初年拥护黎元洪的政治组织。 详细释义:人民与社稷。宋?苏轼?送张嘉父长官诗:『微官有民社,妙割无鸡牛。』
造句: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论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拒绝参加并开除民社党出民盟。市民社会与现代法权秩序的建构
首字母缩写:ms
【拼音】mínshè
【民社开头的诗词】
《送周介之同年赴德华宰》
民社须吾浣,江湖足此情。 不堪秋暑近,欲趁莫潮平。 拙宦成华发,忧时自短檠。 君看庐阜石,千载尚垂名。
【包含民社的诗词】
《泊曹家沙》
行沙回望岸南头,叠叠层层雪积稠。 民社一同犹是寄,故应羁迹此生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