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íng huǒ
繁体字:明火 英语:open flame 意思: 1.古代占卜和祭祀时,用铜镜映日聚光所点燃的火。 ▶《周礼•春官•菙氏》:“凡卜,以明火爇燋。” ▶郑玄注:“明火,以阳燧取火于日。” ▶《旧唐书•礼仪志四》:“欲为祭馔,将阳燧望日取火,谓之明火。” 2.明亮的火光。 ▶《荀子•致士》:“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3.谓 解释:1.古代占卜和祭祀时,用铜镜映日聚光所点燃的火。
2.明亮的火光。
3.谓公开抢劫。 详细释义:1.古代祭祀或占卜时,以凸透镜映日聚光点燃的火。周礼?秋官?司?@氏:『司?@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 2.明亮的火。荀子?致仕:『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造句:明火炙烤的食物有独特的味道。要这样的价钱简直是明火执仗的抢劫。隐藏在我们队伍中的敌人当然要比明火执仗的敌人更加危险。嘿呀,嘿呀。我的心就是个光
例句:他喜欢用明火取暖,不喜欢炉子或暖气。 He prefers open fires to stoves or radiators.
首字母缩写:mh
【拼音】mínghuǒ
【包含明火的诗词】
《感怀二十首》
取士必取骨,相马莫相毛。 淮南养宾客,所重斗与筲。 照蝉不明火,振树将徒劳。 哀哉蒙鸠子,托命于苇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