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明刑

读音:míng xíng

繁体字:明刑

意思:
 1.明确的法令。
  ▶《诗•大雅•抑》:“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
  ▶毛传:“刑,法也。”
  ▶《后汉书•阜陵质王延传》:“经有正义,律有明刑。”
 
 2.指把犯人所犯罪状写在板上,置于其背以示惩罚。
  ▶《周礼•地官•司救》:“三罚而士加明刑。”
  ▶郑玄注:“加明刑者,去其冠饰,而书其邪恶之状,着之背也。”

详细释义:1.古代一种刑罚。将犯人去其冠饰,书其罪状于背。周礼?地官?司救:『三罚,而士加明刑,耻诸嘉石,役诸司空。』
2.明确的法令。后汉书?卷四十二?光武十王传?阜陵质王延传:『经有正义,律有明 刑。』

造句: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在山麓,祀明刑科给事中叶福。其三,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罔敷求先王(13),克共明刑(1

首字母缩写:mx

【拼音】míngxíng

【包含明刑的诗词】
《送梅刑部郎彦常》
临江理舟楫,驾言辞故乡。
故乡非不安,忧君未能忘。
握手一长叹,出门何慷恺。
所遇无险夷,行行尽周行。
老骥志千里,游子怀四方。
圣朝虽致治,庶事未尽康。
江南多苦雨,江北多愆阳。
遗民日啼饥,已空糟与糠。
救荒岂无政,何能补流亡。
秋高胡马肥,征师守边疆。
行者犯锋镝,居者供糇粮。
遣使出监护,冠盖恒相望。
未闻奏捷功,声势徒张皇。
君昔在郎署,明刑凛秋霜。
仁声久洋溢,远追于与张。
莫以合烛故,爱此东壁光。

上一篇
明解
下一篇
明玑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