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míng tuò
繁体字:鳴柝 意思:(鸣柝,鸣柝) 敲击梆子使发声。常用以巡夜和聚众。 ▶唐·符载《士洑镇保宁记》:“向至暮夜,则渔者唱,樵者和,荡荡然罢鸣柝吠犬之惊。” ▶宋·范成大《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之三:“万陇登禾新霁色,千村鸣柝旧寒烟。”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炊熟则鸣柝聚食。” 解释:1.敲击梆子使发声。常用以巡夜和聚众。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mt
【拼音】míngtuò
【包含鸣柝的诗词】
《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
斯民邹鲁更丰年,雅道凄凉见此贤。 万陇登禾新霁色,千村鸣柝旧寒烟。 锵金绝世诗情妙,倚剑凌空隶墨鲜。 珍重北窗山六六,使君名与汝俱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