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螟虫

读音:míng chóng

繁体字:螟蟲

英语:phralidid caterpiller

意思:(螟虫,螟虫)
螟。亦泛指食禾的害虫。
  ▶《史记•龟策列传》:“螟虫岁生,五谷不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正月朔旦,四面有黄气,其岁大丰,此黄帝用事。土气黄均,四方并熟,有青气杂黄有螟虫,赤气大旱,黑气大水。”
  ▶宋·苏轼《昭灵侯庙碑》:“救药疾疠,驱攘螟虫。”

解释:1.螟。亦泛指食禾的害虫。

详细释义:螟蛾的幼虫。专栖息于稻叶腋或茎中,蛀食稻茎,为常见的害虫。汉书?卷七十五?京房传:『水旱螟虫,民人饥疫,盗贼不禁,刑人满市。』

造句:他需要一种能消灭玉米螟虫的杀虫剂。该毒素可以帮助植物对付害虫,特别是玉米螟虫。菊酯农药防治水稻螟虫的技术探讨而生物工程玉米只需在大量出现玉米

首字母缩写:mc

【拼音】míngchóng

【用螟虫造句】

1、他需要一种能消灭玉米螟虫的杀虫剂.

【包含螟虫的诗词】
《村舍杂书》
我本杞菊家,桑苎亦吾宗。
种艺日成列,喜过万户封。
今年夏雨足,不复忧螟虫。
归耕殆有相,所愿天辄从。
上一篇
螟蛉
下一篇
铭刻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