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nà yī
繁体字:納衣 意思:(纳衣,纳衣)
1.贫民所穿的粗布衣。纳,通“衲”。 ▶《宋书•徐湛之传》:“﹝会稽公主﹞以锦囊盛高祖纳衣,掷地以示上曰:‘汝家本贫贱,此是我母为汝父作此纳衣。’” 2.即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通“衲”。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义解•慧持》:“持形长八尺,风神俊爽,常蹑草屣,纳衣半胫。” 解释:1.贫民所穿的粗布衣。纳,通"衲"。
2.即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通"衲"。
造句:着弊纳衣、但三衣乃有关衣服。寒来暑往,仅一纳衣、蓑长着身。有四种,曰曩家儿、富里?、兀刺、纳衣。1908:在巴黎郊区纳衣
首字母缩写:ny
【拼音】nàyī
【包含纳衣的诗词】
《祈泽寺诗》
研池满座落花香,墨透纤毫染汉章。 静卧纳衣雪似水,高悬纸帐月如霜。 杯浮野渡鱼龙远,锡振空山虎豹藏。 幸对炉烟坐终日,煮茶清话得徜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