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níng hán
繁体字:凝寒 意思:严寒。 ▶《文选•刘桢<赠从弟>诗之二》:“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李善注:“凝,严也。”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唐·孔颖达疏:“冬时凝寒之气在于地上,水又清轻,羽既禀其寒气,又像水声,故其数少。” ▶宋·曾巩《降龙》诗:“凝寒堕指热侵骨,一宴百盏倾金壶。”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其时天气凝寒,注汤沃面过了,将 解释:1.严寒。 详细释义:严寒?非常寒冷。三国?魏?刘桢?赠从弟诗三首之二:『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其时天气凝寒,注汤沃面过了,将残汤倾去,还有倾不了的,多少留些在盆内。』
造句:洞内疾烟流,不存凝寒酷热。翠袖凝寒薄①,帘衣入夜空。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
首字母缩写:nh
【拼音】nínghán
【用凝寒造句】
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
【凝寒开头的诗词】
《咏残灯和杨孟载》
凝寒结重晕,逼曙零孤朵。 膏空逐漏水,焰在同炉火。 恋影未成眠,更就余光坐。
【包含凝寒的诗词】
《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