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pò ài
繁体字:迫隘 意思: 1.狭窄;狭小。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景》:“﹝景﹞乃升洪州为南昌,建南都……景迁于南都。而洪州迫隘,百府营廨,皆不能容。” ▶宋·司马光《赠卫尉少卿司马府君墓表》:“家贫,祖墓迫隘,尊卑长幼前后积若干丧,久未之葬。” 2.迫胁;逼迫。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轻举而远游。” ▶宋·苏轼《 解释:1.狭窄;狭小。
2.迫胁;逼迫。 详细释义:狭窄。南朝梁?刘峻?东阳金华山栖志:『登自山麓,渐高渐峻。垄路迫隘,鱼贯而升。』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大梁城中迫隘,欲展外城,先立个标帜,候今冬农隙之时,兴工板筑。』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pa
【拼音】pòài
【包含迫隘的诗词】
《凉轩》
便斋素迫隘,为敞一轩清。 畏暑不能到,好风常自生。 簷牙透山色,砌脚逗泉声。 事集民安堵,琴棋此适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