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péng kūn
繁体字:鵬鯤 意思:(鹏鲲,鹏鲲) 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后以“鹏鲲”比喻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南朝·齐·顾欢《临终诗》:“鹏鹍适大海,蜩鸠之桑柘。” ▶宋·苏轼《同年王中甫輓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鲲。” ▶清·孙枝蔚《赠黄仙裳》诗:“双飞怜峡蝶,一怒即鹏鲲。” 解释:1.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后以"鹏鲲"或"鹏鹍"比喻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详细释义:鹏鸟与鲲鱼。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比喻最大的东西或英雄豪杰。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pk
【拼音】péngkūn
【包含鹏鲲的诗词】
《再送蒋颖叔帅熙河二首》
使君九万击鹏鲲,肯为阳关一断魂。 不用宽心九千里,安西都护国西门。 余刃西屠横海鲲,应予诗谶是游魂。 归来趁别陶弘景,看挂衣冠神武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