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词典大全

钵头

读音:bō tóu

繁体字:缽頭

意思:(钵头,钵头)

 1.唐代乐舞节目。传自西域。
  ▶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鼓吹部》:“《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髮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
  ▶唐·张祜《容儿钵头》诗:“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钵头》。”
 
 2.盛器。
  ▶《西游记》第五三回:“拿这钵头儿去,是必多取些来。”

详细释义:1.陶制的器具。
2.唐代一种乐舞。本出西域,曲分八迭,舞者披发素衣,面作啼状。唐?张祜?容儿钵头诗:『两边角子羊门里,犹疑容儿弄钵头。』亦作『拨头』。

造句:龙虾和泥鳅一起住在钵头里。糟钵头,始于清代嘉庆年间。钵头摩地狱中火焰热炽盛。名菜有八宝鸭、糟钵头等。代表

首字母缩写:bt

【拼音】tóu

【用钵头造句】

1、说起来真是有趣,这种罐头钵头可以改变你的饮食。

【包含钵头的诗词】
《容儿钵头》
争走金车叱鞅牛,笑声唯是说千秋。
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钵头。
上一篇
钵拏
下一篇
鱍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