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pì shì
繁体字:僻事 意思: 1.邪僻之事。 ▶汉·荀悦《申鉴•杂言上》:“是故僻志萌,则僻事作。” 2.不习见常用的故实;僻典。 ▶宋·许顗《彦周诗话》:“然前辈杨、刘、李、宋最号知僻事,岂不知读《汉官仪注》而疑之耶?”元·林坤《诚斋杂记》卷上:“唐末有乔子旷者,能诗,喜用僻事,时人谓之狐穴诗人。” ▶清·戴名世《吴他山诗序》:“﹝君之诗﹞僻事以为奥,奇字 解释:1.邪僻之事。
2.不习见常用的故实;僻典。 详细释义:1.不正当的事。汉?荀悦?申鉴?杂言上:『是故僻志萌则僻事作,僻事作则正塞。』 2.冷僻不常见不常闻的典故。如:『此人做文章喜用僻事。』 [似]2.僻典
造句: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原文: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僻事以为奥(9),奇字以为古乎?或集琐言僻事,诠次成
首字母缩写:ps
【拼音】pìshì
【包含僻事的诗词】
《病中呈用升兄》
忆昨弟兄居接武,门庭萧寂日科头。 晨炊共汲临溪井,晚渡时呼隔岸舟。 帙乱雨窗搜僻事,樽开月榭散闲愁。 祇今卧病空皮骨,独拥藜床五月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