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piān huì
繁体字:偏諱 英语:"plan hui" 意思:(偏讳,偏讳) 名字有两个字的,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 ▶《礼记•曲礼》:“二名不偏讳。” ▶郑玄注:“谓二名不一一讳也。 ▶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 ▶《南齐书•薛渊传》:“﹝薛渊﹞本名道渊,避太祖偏讳改。”按太祖指齐高帝·萧道成。 ▶宋·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唐太宗名世民,在位之日不 解释:1.名字有两个字的,偏举其中的一个字,也要避讳,称"偏讳"。 详细释义:1.若名字有二字者,虽偏举其中一字,亦避讳,称为『偏讳』。礼记?曲礼上:『礼不讳嫌名,名不偏讳。』 2.名有二字,讳其一字。梁书?卷七?皇后传?太宗王皇后传:『父骞,字思寂,本名玄成,与齐高帝偏讳同,故改焉。』
造句:”古代通行的偏讳就是这一种。除领受偏讳、名为齐正,号贤叟。本名道渊,避太祖偏讳改。”古代对偏讳有两种解释。
首字母缩写:ph
【拼音】piānhu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