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ī róng
繁体字:戚容 意思:(参见慼容) 忧伤的容色。 ▶《礼记•杂记下》:“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 ▶《旧唐书•卢从史传》:“比丁家祸,曾无戚容,行弃人伦,孝亏天性。”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虽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解释:1.忧伤的容色。 详细释义:哀伤的表情。旧唐书?卷一三二?卢从史传:『比丁家祸,曾无戚容,行弃人伦,孝亏天性。』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府尹道:「你儿子昨夜已打死了。」吴氏毫无戚容,叩头道:「多谢爷爷做主!」』
造句:暂无
首字母缩写:qr
【拼音】qīróng
【用戚容造句】
1、接着又骤然满脸戚容,一边重新使劲切面包,一边用嘶哑刺耳的声音吼着。
【包含戚容的诗词】
《赋张袁州隐斋三首》
杀麑无戚容,活蚁有德色。 不如未见蚁,生道犹不息。 如如隔窗月,光不见微隙。 不患无发时,却患发无益。 一矜障万善,千悔无一得。 要加持养功,跬步见天则。 宇宙渺无穷,此道足充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