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 繁体字:戚然 意思: 解释:1.警惕貌。 2.忧伤貌。 3.亲近貌。 详细释义:忧伤的样子。列子?说符:『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后汉书?卷四十一?钟离意传:『比上天降旱,密云数会,朕戚然惭惧,思获嘉应。』 造句:老周不好违命,戚然转身离去。”赵岐注:“戚戚然,心有动也。及此每不禁为之戚然,深惧。’殷戚然诉状,问何见识。 首字母缩写:qr 【用戚然造句】
1、刚才的音乐只给她留下一份戚然和空虚。 【包含戚然的诗词】
《庆历圣德颂》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 皇帝龙兴,徐出闱闥。 晨坐太极,书开阊阖。 躬揽英贤,手锄奸枿。 大声沨沨,震摇六合。 如乾之动,如雷之发。 昆虫蹢躅,妖怪藏灭。 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闻皇帝,戚然言曰:予父予祖,付予太业。 予恐失坠,实赖辅弼。 汝得象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 君仍相予,笙镛斯协。 昌朝儒者,学问刻洽。 与予论政,傅以经术。 汝贰二相,庶绩咸秩。 惟汝仲淹,汝诚予察。 太后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