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ī shì
繁体字:七事 意思: 1.古代治国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 ▶《周礼•天官•小宰》:“以法掌祭祀、朝觐、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七事者令百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 ▶郑玄注:“七事,谓先四,如之者三也。” 2.指天、地、民与四时之务。 ▶《国语•楚语下》:“是以先王之祀也,以一纯、二精、三 解释:1.古代治国的七件大事。指祭祀﹑朝觐﹑会同﹑宾客﹑军旅﹑田役﹑丧荒。
2.指天﹑地﹑民与四时之务。
3.唐代武官随身佩带的七件东西。指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
4.同"七件事"。
造句:七七事变后,参加了抗日队伍。同年七七事变,学会陷于停顿。。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中学毕业时,七七事
首字母缩写:qs
【拼音】qīshì
【包含七事的诗词】
《读《吴越春秋》》
犹来吴越尽须惭,背德违盟又信谗。 宰嚭一言终杀伍,大夫七事只须三。 功成献寿歌飘雪,谁爱扁舟水似蓝。 今日雄图又何在,野花香径鸟喃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