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音:qī dùn
繁体字:棲遁 意思:(栖遁,栖遁) 亦作“栖遯”。亦作“栖遁”。 1.避世隐居。 ▶《晋书•郗超传》:“﹝郗超﹞性好闻人栖遁,有能辞荣拂衣者,超为之起屋宇,作器服,畜僕竖,费百金而不吝。” ▶《南齐书•孔稚珪传》:“今栖遁之士,排斥皇王,陵轹将相。” ▶唐·上官昭容《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诗之十九:“寄言栖遯客,勿复访蓬瀛。” ▶明·胡应麟《少 解释:1.亦作"栖遁"。亦作"栖遁"。
2.避世隐居。
3.指隐居避世者。 详细释义:遁世隐居。晋书?卷六十七?蛹?传:『性好闻人栖遁,有能辞荣拂衣者,超为之起屋宇,作器服,畜仆竖,费百金而不吝。』
造句:少有栖遁之志,以处士征入朝。早年志栖遁,尝弃家入丹霞为僧。“高人栖遁处,僻近远公禅。“昔余栖遁日,之子烟霞邻。
首字母缩写:qd
【拼音】qīdùn
【包含栖遁的诗词】
《述怀》
读书衡茅下,秋深黄叶多。 原上见远山,被褐起行歌。 依依墟里间,农叟荷过。 华林散清月,寒水淡无波。 遐哉栖遁情,身外岂有它。 人生行乐耳,富贵将如何!
|